大范围延时摄影初级教程

大范围延时摄影初级教程

前言:延时摄影(Time-lapse photography)是以一种将时间压缩的拍摄技术。其拍摄的是一组照片或是视频,后期通过照片串联或是视频抽帧,把几分钟、几小时甚至是几天几年的过程压缩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分为固定机位与大范围场景,其中固定机位又包含完全固定与小范围(通过电控滑轨、云台实现机位的小范围移动),大范围场景按移动方向分为纵向移动、横向移动,按焦点划分为固定焦点与移动焦点。

本教程主要介绍大范围延时摄影几个场景的拍摄方法;

分类

按移动方向

纵向移动:行进方向朝向或大致朝向焦点的,为纵向移动横向移动:行进方向在焦点前横向移动的,为横向移动下图,左侧2个为纵向移动,右侧两个为横向移动一般来说,纵向移动表现的是焦点的透视效果,而横向移动表现的是焦点平视的绕飞效果;

按焦点变化

固定焦点:每帧对焦位置不变,焦点为固定一点;变化焦点:每帧对焦位置变化,焦点为一个范围;移动焦点一般是为了相应的抵消因广角范围限制,引起的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的拍摄主体超范围的情况,从实质上看,移动焦点可以理解成小范围内的多个固定焦点;

拍摄过程

拍摄过程分为前期准备、实际拍摄、后期合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十分重要;

前期准备

设备篇

  1. 必要的设备是任何一项工作成功的基础

一台拥有较大宽容度的相机、足够空间的存储卡、足够电量的备用电池、三脚架、快门线,这是最基本的装备;此外,如果有高倍率的寻星镜进行辅助对焦,可以轻松很多(笔者是个草根玩家,对寻星镜这种高端设备还未涉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

  1. 其他辅助装备

皮筋:绑在三脚架的一只脚上用来固定快门线。经实际操作,相当方便;暖宝宝:为体现时间参照,大多数拍摄时间选在日出或日落时分,必要的保暖还是有意义的;粉笔:尽管有些地方不允许涂鸦,但还是有备无患,用来在地上做标记;相关APP:天气APP用来确定日升日落的时间,是否有云,温度;GPS相关用来确认到达目的地的路线或停车位置等等;

计划篇

除了设备以外,一个良好的拍摄计划也是保障拍摄成功的关键一步。

  1. 选定拍摄主体:一般多以建筑为主,要注意拍摄机位周边的环境,尽量选择方便到达、方便停车、机位行进路线较平坦且无干扰的地方作为拍摄地点;
  2. 设计路线:一方面是如何到达拍摄地点,如何停车;另一方面是机位的行进路线,是直线?弧线?还是拐角线?
  3. 设计拍摄细节:计算需要拍摄多少帧(按视频25fps计算,一般拍摄一段1015秒的视频需要250300帧),计算需要移动多少距离(一般距离拍摄主体50米左右时,以每次移动30cm50cm为宜,按照上述300帧计算,一般在90150米之间),计算平均拍摄一帧所需时间(包括移动+找水平+对焦+拍摄+写存储卡+回放,视熟练程度而定,像笔者一般控制在30秒/帧左右),计算整个拍摄所需时间(按照上述计算,拍摄300帧需要150分钟,约2.5小时左右)。如果需要考虑日出日落,还要根据当天日出日落的时间,计算出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拍才能让整个视频相对平衡,不会出现拍摄完了日出还没结束,或者刚开始拍摄日落已经结束的情况;这需要长期的练习与经验;

笔者经验:延时摄影难的不是在拍摄,而是要在拍摄前就计算好所有的一切,甚至说是先模拟出我们想要的情景,然后再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拍摄环节。这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困难,因为大部分新手都是先拍(甚至是抓拍)后,再后期出片,有的甚至是JPG直出。当然,我不是反对JPG直出,但作为延时摄影来说,视频的呈现有其特殊的规律与要求,没有想好如何后期就去拍摄是十分盲目的;

实际拍摄

在此,我们重点介绍横向移动的大范围延时摄影;

几点提示

  1. 根据前期准备中介绍的,我们要事先计算拍摄的相关数据,比如案例一中的素材,在拍摄前,笔者按照20帧/秒*8秒=160帧计算,实际拍摄了180帧左右,因为不涉及环境光作为时间参照物,因此拍摄间隔上并不需要做严格要求。
  2. 移动距离上,单帧移动40cm,180帧需要移动72米,以绝对正视拍摄主体分别向左右各行进36米为起始、截止点,有条件的童鞋可以用粉笔在地面标出拍摄每一帧的绝对机位,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小移动误差。
  3. 对焦点的选择上,建议选择拍摄过程中始终可见的,与周围环境有明显颜色、明暗差异的点作为焦点(变化焦点则对于整个焦点变化范围有同样的需求),为了尽量降低透视影响,焦点的范围应尽量位于画面中心(由于横向移动可以看成是对建筑主体的轴向旋转,也可以在取景器中间轴的范围内上下移动,但范围不要过大,以免因镜头边缘成像效果导致对焦困难)。
  4. 构图上,建议在移动的整体过程中拍摄主体整体可见,避免出现拍摄初期整个构图可以看到拍摄主体,但随着机位移动,透视程度的变化,导致拍摄主体部分移出可视范围的情况;如果遇到场地限制,实在无法避免的,可以参照之后我们介绍的“变化焦点的横向移动”操作;
  5. 曝光参数上,要对整体的曝光环境有个预判,比如日出场景,由于环境光逐渐增强,如果开始为了保证曝光量而设置较高的ISO(如1600或更高),等到拍摄后期,由于环境光过于强烈导致快门超出范围,导致曝光失败;一般建议在受环境光影响较大的场景中,ISO在400左右,随着环境光增强,逐渐减小ISO,保证曝光量整体平顺;

正式拍摄

做好了上述准备工作,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拍摄环节了,具体步骤如下:

  1. 在起始、中间、结束位置各拍摄一张,在焦点固定的情况下确认构图ok,以此来验证拍摄路线是ok的;
  2. 回到起始位置,开启实时取景器(Live View),通过机身内置电子水平仪确认水平度,再用方向键移动对焦框选择合适的焦点,放大10倍后确认焦点位置(一般是用对焦框的某个角对准焦点),并拍摄一张确认曝光是否正常;

注意:选定焦点后,不能再用方向键调整对焦框位置。

整个拍摄过程以城楼中的牌匾为焦点,在整个平移过程中,牌匾的透视畸变最小;

  1. 移动一格机位,通过实时取景器确认水平,放大10倍后对焦;由于机位的移动,焦点一般会有所偏移,此时可以通过调整云台来达到对焦的目的,但要注意在拍摄前保持水平;
  2. 重复3)直到完成整个拍摄过程;

但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即焦点多次被遮挡(为了更好的解释后期稳定中的手动稳定的部分,故选择这类焦点被遮挡的素材)。这在实际拍摄中是需要尽量避免的,而此时笔者的做法是先保证水平(这是每一帧拍摄时必须要注意的),然后尽量对准焦点,然后通过后期手动稳定来进行处理;

后期合成

与固定机位的延时后期处理一致,先在LRT和LR中去闪、同步批量处理,之后导入AE中进行稳定。对于绝大部分大范围延时的后期处理,vfx变形跟踪是最理想的稳定方案,基本不需要人为干预;但对于我们案例一中的素材,焦点多次被遮挡,vfx变得不再有效,此时需要通过手动校对跟踪点实现稳定效果

关于“变化焦点”大范围延迟的拍摄技巧

此前我们介绍过,为了避免拍摄过程中由于透视变化导致拍摄主体移出拍摄范围,我们需要有一种方法来应对,这就是“变化焦点”存在的原因;其实对于“变化焦点”,我们可以看成是一段整体拍摄过程中,多个“固定焦点”的分组拍摄。也就是将整个拍摄过程划分成多个组,每个组仍采用“固定焦点”的拍摄方法,直到下一组再移动焦点,当每组之间的焦点移动达到平顺的情况时,整段视频也就变得平滑;至于应该分多少组,要看整个焦点移动的范围有多大,分组越多,平滑度越细腻。比如案例二。在前期取景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起始位置可以刚好收下拍摄主体的全貌,但随着向终点移动,拍摄主体逐渐移出了拍摄范围

图中红框部分为我们的对焦点,虽然整体位于画面中央,符合焦点选择的方法,但随着机位移动,如果固定焦点,拍摄主体将越来越偏向画面左侧,最终将导致主体超出拍摄范围;

因此,在拍摄过程中,我需要不断的调整对焦点位置,以此来保证拍摄主体始终位于拍摄视野范围内;实际拍摄到最后一张时,我的焦点已经移动到了整个焦点范围的最右侧,且基本位于画面中央;

那么,如何来计算每次移动的范围有多大呢。笔者选定整个弧顶(玻璃部分)为整体焦点移动范围,根据建筑的对称性,将其划分为9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边界,按照玻璃幕墙的边界线延伸到建筑物弧顶)

尽管从一侧到另一侧,弧顶会有透视畸变,导致近大远小,但我们是时刻移动的,随着逐渐的向右移动,我们每一组的焦点范围都近似的等距,这也是我们认定“变化焦点”可用的依据;而在拍摄前,根据笔者的估算,需要拍摄350帧,分摊到9个焦点区,每组需要拍摄39帧,为了方便计算,近似的估算为40帧。但在实际拍摄时,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即,当固定对焦框(这是基本原则)时,我从左边开始拍摄时,用对焦框的右上角可以对焦,但到右边就发现如果仍然用右上角就会导致拍摄主体超出拍摄范围,此时需要用到相对距离的思路,即当对焦框可以涵盖整个对焦范围(9个区)的时候,建议从右上角的对焦点,转为左上角的对焦点继续对焦,这样在拍摄后面帧的时候,则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由于放大倍数一致的情况下,对焦框大小不变,因此我们只关注对焦点移动的距离是平均的即可,至于用左对焦点还是右对焦点,并不需要太关注)为了让每一帧更加平顺,笔者进一步做了分组,即将每一组又划分了4部分,也就是每10帧移动1/4个焦点区,这样做将保证最终的效果更为平顺。

在拍摄过程中,除了按照此前“固定焦点”拍摄的方法进行拍摄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记录拍摄帧数,像笔者的例子,每拍摄10帧就移动1/4个焦点区。这是一定要记清楚的。